鳜鱼与黄河鲤鱼、松江四鳃鲈鱼、兴凯湖大白鱼齐名,同被誉为中国“四大淡水名鱼”。它肉多刺少,肉洁白细嫩,呈蒜瓣状,肉实而味鲜美,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。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鳜鱼各式各样的做法。

鳜鱼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钙、钾、镁、硒等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。选取了五种比较经典的鳜鱼做法(因地方不同,做法也不同,搜集汇总选择了其中五种来进行分享):
原料:鳜鱼(2.5-3斤)、姜、葱、盐、胡椒粉、湿淀粉、料酒、醋(大红浙醋、白醋)、白砂糖、番茄酱(番茄沙司)1.鳜鱼去鳞、鳃、鳍等,去掉鱼头上的皮,洗净,斩下鱼头,并摊开、拍扁。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切掉,注意不要把鱼腹切破。在鱼尾巴处留约一厘米的脊骨。鳜鱼去骨后,皮朝下摊开,用斜刀切成花刀,刀深达肉的五分之四,莫切破鱼皮,保留鱼尾。2.用食盐、胡椒粉、料酒、湿淀粉(少许)调成调料,将调料涂在鱼肉上。3.炒锅上火,烧热后倒入油,油热至七分,将鳜鱼蘸少许淀粉,放油锅中炸数分钟,至外皮金黄,鱼肉熟即可。再将鱼头蘸上淀粉,放入油锅中炸,炸至金黄捞出,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。4.将松子放在温热油锅中,待油热后再炸半分钟后捞出,放小碗中备用。5.炒锅中留少许油,放入少许清汤,加食盐、糖、番茄酱、食醋,烧沸后,用湿淀粉勾芡,加入热油少许拌匀,出锅浇在鱼肉上,撒上松子和水果粒。
主料:鳜鱼1条,青红椒圈50克,姜片、姜米、蒜米、泡椒末、泡姜末、葱花各少许。2、净锅放菜油烧热,下姜片煎出香味后,把鳜鱼下锅,煎至两面微黄便起锅。3、锅留适量菜油,下姜米、蒜米、泡椒末和泡姜末炒香后,掺入适量鲜汤并放盐、白糖、鸡精和味精,等到放入鳜鱼大火烧几分钟后,改小火烧至入味,待收浓汁水才撒青红椒圈和葱花,装盘即成。
原料:鳜鱼1条(约500克)、红小米椒圈15克、辣鲜露10毫升、蔬菜汁300毫升、陈醋10毫升、盐、鸡粉、鸡精、花椒油各适量2、往净锅里倒入蔬菜汁烧沸,先放入红小米椒圈,再调入辣鲜露、盐、陈醋、鸡粉、鸡精和花椒油,熬一两分钟便起锅淋在蒸好的鳜鱼上,撒上葱花便好。往净锅里先放入小米辣圈500克、香菜节50克、广红萝卜块50克和洋葱片50克,再倒入水4升烧开,待小火熬出味并打去料渣,即得到。
原料:鳜鱼600克,韭黄段、嫩豌豆各少许,红椒丝适量,鸡蛋2个,白糖、陈醋、淀粉各150克,葱白丝、香菜、葱末、姜末各适量,盐、料酒各适量,清鸡汤30克。
制作步骤:
1、鳜鱼治净,两面打牡丹花刀,加葱、姜、料酒、盐腌制10分钟,两面拍干淀粉,裹一层鸡蛋液,再拍一遍干淀粉;
2、锅入油烧至200℃,入鳜鱼炸至油花变小、整鱼浮出油面,捞出沥油,装盘,撒焯熟的嫩豌豆、韭黄段;
3、同时,另起锅入油烧热,煸香葱、姜末,加清鸡汤、盐、白糖、陈醋熬至开锅,勾芡,浇在鱼上,点缀葱白丝、红椒丝、香菜即可。
制作关键:鳜鱼打花刀要求刀距相等,下到鱼肉四分之三的深度,以便入味、成型。

调料:熟猪油40克,料酒10克,盐、味精各4克,小葱段15克。1、小鳜鱼宰杀制净,在鱼身两侧打间距为3厘米的一字花刀。2、锅内放入熟猪油,小火熬化后放入鳜鱼仔,小火煎至表皮结壳,烹料酒,倒入泉水600克和黄贡椒,大火烧开,改小火焖制7-8分钟,揭盖放入盐、味精调味,出锅装入容器内,撒入小葱段即可。
1、河鱼有泥味,可先把鱼放在盐水中清洗或用盐细搓,便能去除异味。2、夏天,有些河鱼有土腥味,烹时影响味道。可先把鱼剖肚洗净,置于冷水中,水里再滴入少量食醋,或放入少量胡椒粉或月桂叶,然后再烧制,土腥味就消失了。3、炸制河鱼时,先将鱼在米酒中浸泡一下,然后再裹面粉入锅做,可去掉土腥味。4、在炸鱼前,先将鱼放在牛奶中浸泡片刻,既能除去腥味,又可增加鲜味。5、鱼剖肚洗净后,用红葡萄酒腌一下,酒中的鞣质及香味可将腥味消除。6、加工鱼时,手上会有腥味。若用少量牙膏或白酒洗手,再用水清洗,腥味即可去掉。建议使用绞汁后的柠檬或橙子,生姜也可以。
综上所述,鱼的去腥除了可以用生姜和料酒来去腥外,还可以用盐、食醋、胡椒粉、香料、米酒、牛奶、葡萄酒和柠檬等去除鱼的腥味。
免责声明: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和有效性,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,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.